史书记载最早的琴师——钟仪

史书记载最早的琴师——钟仪

周代礼乐盛行,统治阶级用礼乐制度严格区分身份等级。当时所说“士无故不撤琴瑟”(《礼记·曲礼下》),这句话的意思是文人士大夫没有缘故不随意的撤除古琴。(表明了古琴对于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重要性,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。)还有说“君子之近琴瑟,以仪节也,非以慆心也”(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),这句话意思是说,君子弹琴鼓瑟,是谨慎身心的,不是耽于游戏的、玩物丧志的。所谓的“仪节”就是论语里面慎独的意思,慆心就是懈怠身心的意思。所说这些都是统治阶级用礼乐制度严格区分身份等级的目的。

然而,当时精通音乐的是那些司掌各种乐器的乐工,其中包括专门弹琴的乐师。他们除弹琴奏乐供贵族们享乐之外,主要是在各种典礼礼仪中式中演奏,借以显示贵族们的身份地位。有的贵族死后,还要使用上好的木材造琴来陪葬(《左传·襄公二年》)。

春秋时代著名的琴师有钟仪、师曹、师旷等人。

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谈谈钟仪。

钟仪,生卒年均不详,芈姓,春秋时期楚国人,楚国公族,在楚国被封为郧[yún]公,后世尊称为“四德公”,是有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古琴演奏家。世代都是宫廷琴师。

春秋楚、郑交战的时候,钟仪随军出征,楚军被击败,由于战败,钟仪沦为战俘,郑国把他抓住后,又转送晋国,成了“楚囚”。在被囚期间,钟仪怀念故国,不忘家乡,他想到楚国的战败,不禁潸然泪下,爱国之情,溢于言表。

展开全文

成语“楚囚对泣”,这里的“楚囚”指的就是钟仪。泛指处于困境,无计可施的人。比喻在情况困难、无法可想时相对发愁。这则成语的出处就在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。

在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中记载了一个有关他的故事:公元前582年,晋候到军府中视察,发现了一个戴着南方楚式小帽的囚徒,晋候对这个被关押了两年,还仍然带着自己国家帽子的人,十分感佩。就问左右:“这是什么人?”有人回答:“这个人正是两年前郑国献来的楚囚钟仪。”晋候命人释放了他,问他是干什么的,回答说:“是伶人。”(伶人就是演艺人员)。晋候又问:“会音乐吗?”钟仪说:“我家世代干这一行,怎么能不会!”晋候于是给他一张琴,让他演奏。他弹琴的琴曲都是南方音调。晋候有些不高兴地又问:“你知道楚共王这人怎样?”钟仪回答说:“这不是小人所能知道的。”拒不评论楚共王的为人和其他的事。

晋国大夫知道这件事情后对晋候说:“这个楚国俘虏真是了不起的君子呀。他不说自己的姓名而说他父亲,这是不忘本;弹琴只弹楚国的音乐,这是不忘旧;问他君王的情况,他只说楚王小时候的事,这是无私;只说父亲是楚臣,这是表示对楚王的尊重。不忘本是仁,不忘旧是信,无私是忠,尊君是敬。他有这四德,给他的大任务必定能办得很好。”于是晋候以对外国使臣的礼待他,为了促进两国和好,叫他回楚国谈判和平。

于是,钟仪便被称为“四德公”,他的后世以其为祭祀祖宗的堂号。钟仪回到楚国后,如实向楚共王转达了晋国愿意与楚国交好的意愿,并建议两国罢战休兵。共王采纳了钟仪的意见,与晋国重归于好。

艺术欣赏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三星原厂耳机 365bet游戏平台

三星原厂耳机

08-23 👁️ 2969
1930 – 2018:历届世界杯海报设计欣赏 365bet游戏平台
如何获取对方的IP地址 365bet提款问题

如何获取对方的IP地址

07-26 👁️ 38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