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的英语怎么说

十三的英语怎么说

十三的英语,是 thirteen。

念作 [θɜːrˈtiːn]。你听,这个音,是不是光听着就觉得有点……费劲?特别是开头那个 “th” 音,对我们来说,简直就是英语发音路上的第一道坎,甚至可以说是终身之敌。

我到现在还记得,当年英语老师是怎么教我们发这个音的。她让我们把舌尖,对,就是舌尖,要轻轻地、若即若离地,探到上下排牙齿之间,然后,送气。不能用力咬,否则就成了 /t/ 或者 /d/ 的音;也不能完全不碰,那样就溜号成了 /s/ 或者 /z/。那个感觉,怎么说呢?就像舌尖是个害羞的访客,在门口探头探脑,想进又不敢进,最后被一股气流给“吹”了出去。我敢打赌,每个初学英语的人,都曾在镜子前,张着嘴,伸着舌头,像个傻子一样,反复练习这个动作,口水喷得满镜子都是。从 thank you 到 three,再到我们今天的主角 thirteen,这条“咬舌头”的路,漫长又心酸。

好,就算你舌头捋直了,发音这关勉强过了,我们再来看这个词本身。thirteen。

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好玩的地方?它的词根是 “三”,也就是 three。但为什么不是 “three-teen” 呢?你看,fourteen (four), sixteen (six), seventeen (seven), nineteen (nine),都那么规矩,偏偏到了三,就变成了 thir-teen。还有五,five,也变成了 fif-teen。这俩就是英语数字里的“刺头”,不按常理出牌。这其实是古英语和日耳曼语系演变留下的历史遗迹,一种元音变化的古老规则,就像咱们汉字里的通假字一样,是刻在语言基因里的“胎记”。

所以,当你下次再看到 thirteen,别只把它当成一个孤零零的单词。你可以想象,它其实是数字 “三” (three) 的一个有点“叛逆”的亲戚,为了融入 “-teen” 这个青少年大家族,稍微改了改自己的名字。它和 eleven、twelve 这两个更古怪、完全不合群的家伙还不一样,它好歹还保留了 “t” 和 “n” 的家族特征,只是在中间稍微“变了点脸”。

聊到这儿,一个更沉重、也更有趣的话题就浮出水面了。

在西方文化里,thirteen 这个数字,可不仅仅是十二加一那么简单。它身上背着一口巨大的黑锅,被贴上了一个醒目的标签——不吉利。

这种恐惧,或者说迷信,深入骨髓。你走进一座美国的摩天大楼,按下电梯按钮,眼神一扫,很可能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:12楼上面,赫然就是14楼。那13楼去哪儿了?它被“吃掉”了。开发商为了迎合人们的心理,直接跳过了这个数字。很多酒店也没有13号房间,航空公司的一些航班会跳过第13排座位。

而这股“恐十三症”的巅峰,无疑是 Friday the 13th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黑色星期五”。这一天,在很多西方人眼里,简直就是诸事不宜的“大凶之日”。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,有的说与耶稣的“最后的晚餐”有关——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,加起来正好十三人,而出卖耶稣的犹大,就是第十三个到场者。也有的说法和圣殿骑士团在1307年10月13日(星期五)遭到屠戮有关。

不管来源是啥,反正 thirteen 就这么稀里糊涂地,在西方世界里成了一个让人心里犯嘀咕的数字。

这事儿就特别有意思。因为在我们这儿呢?十三?好像……没啥特别的感觉吧?我们忌讳的是“四”,因为谐音“死”;我们喜欢“八”,因为谐音“发”;我们觉得“六”很顺,“九”很长久。但十三,它在我们的文化语境里,几乎是“隐形”的,没有任何特殊的情感色彩。这恰恰说明了,一个词,一个数字,它的意义从来都不是孤立的,而是深深地嵌在特定的文化土壤里。你学 thirteen 这个词,如果不了解它背后的这层文化含义,那你的理解就是单薄的,就像看一幅画只看到了线条,却没看到色彩和光影。

除了文化上的重量,thirteen 还代表着人生中一个极其特殊、极其重要的节点。

十三岁。

这是一个多么……微妙的年纪。它是 “-teen” 系列的开端,是从儿童(kid/child)向青少年(teenager)过渡的正式起点。十三岁,意味着你不再是个小屁孩了,但离成年又还远着呢。你卡在中间,尴尬、迷茫、敏感又脆弱。

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?

是校服宽大得像个布袋子,却又开始偷偷在意领口有没有洗干净。是脸上冒出的第一颗青春痘,能让你在镜子前端详半天,心情瞬间跌到谷底。是开始有自己真正喜欢的明星和乐队,把他们的海报贴在床头,歌词抄在笔记本上,把耳机线从校服袖子里穿过去,上课时偷偷塞进一只耳朵里。

十三岁,是你开始觉得父母“很烦”,他们说的道理你都懂,但你就是不想听。你渴望独立,渴望被当成大人对待,但你的行为举止却处处透着幼稚。你会有自己的小秘密,会有一两个能彻夜聊天的“死党”,你们谈论的话题,从考试分数,到隔壁班那个笑起来很好看的同学,再到对未来模糊又绚烂的幻想。

所以,thirteen 这个词,它是有温度,有质感的。它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字,它是一段特定的人生。它闻起来,可能有汗水、荷尔蒙和廉价洗发水的味道;听起来,可能是当时最流行的歌曲和下课铃声的混合;感觉起来,可能是那种心里有千言万语,却不知从何说起的,甜中带涩的烦恼。

最后,也是最要命的一点,一个几乎所有学英语的中国人都掉进去过的坑:thirteen 和 thirty(三十)怎么分?

这两个词,简直是听力考试里的“双胞胎杀手”。发音上细微的差别,在语速快的时候极难分辨。关键点在于重音。记住这个口诀:尾巴重的,是青少年。

thir-TEEN。重音在后面那个音节 -teen 上,而且拖得比较长,像个小尾巴,骄傲地翘起来。这很符合青少年的感觉,不是吗?有点张扬,有点刻意。

而 THIR-ty(三十)。重音在第一个音节 thir- 上,短促有力,后面的 -ty 变得轻而快。

这个区别,在实际交流中至关重要。你跟老外说 ‘I am thir-TEEN.’,他会觉得你是个小屁孩。你要是说 ‘I am THIR-ty.’,那……恭喜你,瞬间老了17岁。一次口误,就是一代人的差距。

所以你看,一个简简单单的 thirteen,背后竟然藏着这么多东西。它是一个发音的挑战,一个文化的符号,一段青涩的岁月,还有一个……嗯,一个稍不留神就会让你“喜当爹”的语言陷阱。它远远不止是“十三”的英文翻译那么简单,它是通往另一门语言、另一种文化、另一段人生体验的,一扇小小的,却又五味杂陈的门。

相关推荐:骑自行车用英语怎么说

幽默用英语怎么说

一百的英语怎么说

draw英语怎么读

3000英语怎么读

国家的英语怎么说

本内容由苗苗英语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jesmm.com/t/160031/

相关推荐

热点直击 QQ飞车6月新版本雷诺外形改装-X战警展示与试跑-[ bt365手机版
android - Listview 中的项目仅在单击文本时才可选择 bt365手机版
炙胾的意思 365bet提款问题

炙胾的意思

07-05 👁️ 91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