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流网络规划(6)仓网规划5—仓储系统规划

物流网络规划(6)仓网规划5—仓储系统规划

其次是要计算好订单数据,每日的处理订单行数是多少,出入库的吞吐量是多少。这关系到系统的基础处理能力的测算,对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是必要的数据支持。

仓内模块的梳理和确认,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,系统的基本架构,就是依据仓内操作过程中包含几个模块来决定的。例如,收货、质检、上架、库位管理、订单确认、订单打印、分拣、复核、打包、出库等,都是仓内操作的主要模块,在进行系统架构规划的时候,都要考虑进去。此外仓内还有一些实际操作之外的模块,如财务、结算、人力等模块也需要考虑进去。总之是把仓内所有涉及到的模块,都要一一列出,都要明确出来,作为系统架构的参考。

操作流程是系统设置关键节点的重要依据,每个模块都要进行拆解,把每个模块里的动作进行明确。以便判断在哪个动作上,需要进行系统操作,留下什么信息。除了便于管理留痕,也可以优化上下游的链接,推动改善效率。

操作方式的确认主要是指,在实际的操作中,操作员是使用PDA还是手工操作,还是通过一体机操作。操作方式的不同,所对应的系统展示方式也不尽相同,如何更好地方便操作员操作,是系统优秀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。

最后需要确认的是,系统是单仓使用,还是多仓使用。是同类型仓使用,还是跨类型仓使用。多仓使用,要考虑架构中如何统分数据库和流程的问题。如果是跨类型仓,则需要把上述的几个过程在每个类型仓中都重复一遍,以确认最终结构。

需求确认关系着系统的主体结构、计算能力、展现方式等基础性内容,可以说是系统搭建的框架。在需求确认后,才可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,选择搭建方式。

2、选择搭建方式

我们这里讲的搭建方式,不是指技术层面的系统搭建,而是操作层面的。搭建方式有两种,一种的选择现有成熟的仓库系统,通过购买,直接落地使用,有可能会在现有基础上做一些专属化的微调,但是主体结构和大的模块是不会改变的。这种搭建方式,适用于仓内操作特殊性较低,通用能力为主的普通仓库,系统的通用功能能够满足操作要求。由于是现成的成熟系统,开发成本低,成本优势较大。在条件符合的情况下,使用这种搭建模式是比较合理的。

选择成熟系统的搭建方式的重点,在于选择更贴合的系统和更优质的实施方。市面上的仓储系统,如WMS等非常多,开发和实施的公司也很多,要在其中找到适合的且靠谱的却不太容易。首先要明确系统是否适合,虽然都是WMS系统,但其中的功能模块还是有所区别的,要找到符合自己仓库作业特点的,功能太多和太少,都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。其次要明确系统是不是支持二次开发,购买的通用系统,能够完全贴合业务的少之又少。那么就需要系统能够支持进行二次开发,做微调,以适应业务实际。这就需要选择的系统支持,同时还需要选择靠谱的实施公司,二者缺一不可。此外还需要明确,系统的接口是否支持市面上的大部分关联系统,以便和企业使用的其他系统做对接,形成系统网络。

第二种搭建方式就是定制化的开发,这对企业本身的要求较高,要具备一定大开发能力。虽然开发的工作可以交由系统公司来做,但如果对系统开发完全不懂,也就很难把控项目的进度、质量和成本,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利的。同时对于系统的后续迭代,也是不利的。

3、系统搭建

这里主要介绍的就是定制化开发的系统搭建过程,也就是从零开始,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。我对技术了解甚少,在此粗略介绍一下。

从纵向结构上来说,系统可以分为四层,最顶层的是ERP,是指包括仓库系统、配送系统等子系统的顶层管理系统。第二层是WMS这一层级的系统,负责仓库内部的管理体系,包括货物进出的全流程,生产中所需的策略,也包括行政管理方面的物资管理、人力管理、财务管理等,是仓库管理系统中的核心部分。第三层是任务分配层,也就是WCS等对仓内终端发布实际任务的系统,本身不具备管理能力,需要配合WMS使用,多用于智能仓储中,指挥智能终端使用。第四层是执行层,也就是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,主要用于对终端的实际控制,尤其是自动化仓库和智能化仓库的自动化设备的行动、停止等。

从横向结构上来讲,第一是要建立数据库,这是系统的根本,历史数据的存储,新数据的存入。终端设备的录入调出,都需要依托数据库。建设数据库后就是对各个模块的开发,搭建主要的功能,模块中需要做哪些动作,调用哪些数据,反馈哪些数据。数据来往的路径是什么样的,操作的位置是什么样的?都需要在这里完成,搭建逻辑。

第三是要完成对上下游的链接,包括上游的ERP系统的对接,对下游系统和终端的融合等,对需要能够开发的兼容。

这样从横纵两个方向,完成系统的开发工作,可以更立体地实现系统能力。

4、系统实施

系统搭建完成,要在仓库内做实施,把系统部署进去。系统实施要分两个层面去执行,第一是人的层面,需要对仓库中涉及到的岗位和人员做培训,确保使用者能够在其需要的范围内,能够顺利完成操作。

第二个层面是实际层面,包括基础数据的录入、服务器的布置、终端设备的布置、软件安装以及系统调试。基础数据可以提前组织录入数据库,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及完整。在进行仓内布置时,需要协调上下游相关部门。因为不管是硬件的布置还是系统的调试,都需要时间。在这段时间内,仓库是不能进行生产或只能部分生产的。所以要和上下游协调好,尤其是对客户会产生的影响,要提前同步。

在实施前,要将上游订单停止,下游预发货物全部发走,仓内进行整理,所有货物归入应有位置。仓内留必要的人员,作为应急,布置好后才能开始实施。实施过程中,技术人员必须在场,以应对实施中遇到的技术问题,并及时做好调试,减少生产暂停造成的损失。

5、系统迭代

系统布置完成,很难完全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,因此需要对系统不定期地进行迭代升级。从不同岗位的使用人处,不断地收集使用中遇到的问题,做针对性地修改,使其更适合仓库中的实际使用。

仓储系统的规划,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,一份好的系统规划,相当于对仓库的操作过程做了一次全面的梳理。好的系统,对仓库运营是很好的支持,帮助企业提升仓储体系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。

五六实践者

每周一篇原创文章,分享供应链及物流理论和实践知识,不定期提供福利资料。所有内容均为原创,公众号首发。知乎同名。

102篇原创内容

公众号

历史文章:

物流网络规划(6)仓网规划5-仓间协同规划

物流网络规划(5)仓网规划4-单仓能力规划

物流网络规划-仓网规划2仓库选址

物流网络规划(3)仓网规划2-仓网布局规划

物流网络规划(2)——仓网规划1-仓网体系的定位

物流网络规划1—什么是物流网络规划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微信视频号怎么赚钱?通过这5种途径来赚取收益 365bet提款问题
嗤什么什么鼻成语 365bet游戏平台

嗤什么什么鼻成语

10-14 👁️ 6442
win8如何删除账户?windows删除账户命令 365bet提款问题